當今焦慮、憂鬱、失眠已經成為了社會新的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地區的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據報導美國的失眠發生率高達32~50%,英國10~14%,日本20%,法國30%,中國30%以上。睡眠障礙對生活品質的負面影響很大,尤其是精神心理狀況,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睡眠障礙現已成為威脅世界各國公眾的一個突出問題。
你睡眠不好的“三劍客”失眠、焦慮、憂鬱
有文獻顯示,40%的失眠患者有一種或幾種精神障礙,其中焦慮障礙占到24%,憂鬱障礙占到23%,物質依賴(酒精、藥物等)占到11%。失眠和焦慮憂鬱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性。其中在失眠與焦慮憂鬱共病的患者中,焦慮障礙先於失眠的情況占73%,而失眠先於憂鬱的占69%。因此說失眠是憂鬱、焦慮發作的常見症狀之一,也是憂鬱、焦慮發病的危險因素,反過來,焦慮憂鬱也可以是慢性失眠的危險因素。
長期的失眠會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和概率。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並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實踐還證明,手術後的病人如睡眠不好,傷口癒合的時間會明顯延長。兒童如患有嚴重睡眠不足,可影響其身體發育。因為在睡眠時,特別是在深睡期,兒童腦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這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的主要物質。
失眠、焦慮、憂鬱多是心理問題
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及飲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數遠遠少於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數。常見的導致失眠的心理因素有:擔心失眠,對夢的誤解,生活工作壓力,童年創傷心理的再現,無助的心理等。
心理因素可引起失眠,同樣,失眠又能影響人的心理,失眠對心理影響程度取決於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對失眠的認知,比如有人雖患有失眠,但精神狀態正常,不影響白天的工作生活。
有人則會因偶爾的失眠變得精神萎靡,無精打采。失眠會直接影響次日的心情,導致情情低落,長此以往就會陷入憂鬱狀態。
自我檢查是否有焦慮憂鬱情緒
失眠患者如何覺察自己是否有焦慮憂鬱情緒呢?
1、清晨起床後不能恢復充沛精力,思維能力不清晰,白天容易疲乏、無力。2、有認知功能受損,工作與學習能力下降,注意力,集中精神的能力,記憶力損害。3、社會、職業功能受損或者學習成績較差。4、情緒障礙或易激惹。5、白天嗜睡,食欲差,體重下降。6、積極性、精力或主動性減少,不與人溝通交流,對前途沒有希望。7、工作易出錯或者駕駛時易發生意外。8、緊張性頭痛,胸悶憋氣,或胃腸道等軀體化症狀。9、對於睡眠的過度關注和焦慮。
因此,無論生活中是先出現失眠,還是先出現焦慮憂鬱,都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首先改變對失眠的認識,瞭解自己的情緒變化,通過積極的調整,合理的運動鍛煉,改善睡眠和情緒狀況。
如果不能改善,積極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早日康復。
在相關門診中,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睡眠障礙的狀況最為明顯
尤其睡眠不足容易對身體產生各種不同的危害。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睡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
失眠可能危害機體的消化系統,造成脾胃不調,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胃和小腸在晚上會產生一種對消化道粘膜有修復用處的化學物品tff2蛋白質,假如睡眠不足,就會危害這種物品的產生,從而大增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作率。
偏頭痛:長期失眠引發偏頭痛的原因可能與顱內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致使腦部皮質缺血有關,這部分患者除了出現睡眠障礙外,還會在晚上睡眠期間反復出現頭痛症狀。
慢性疲勞綜合症:本病在臨床上很多見,特別是女性失眠患者,她們常訴說自己疲憊乏力,即使臥床休息也不能緩衝疲憊部分病者還具有低熱、畏寒、頭浦、咽喉浦、心煩、急躁等不舒適症狀。
此外,長期失眠還可引發中老年人腦病、女性更年期綜合症以及糖尿病等嚴重害人體健康的疾病。所以專家強烈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夜間失眠情況,長期失眠說不定會引起什麼病,大家應謹慎對待並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底下是長期失眠所引起的症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可立即前往診所掛號尋求解決途徑
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症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失眠與睡眠障礙治療真的不難!
中醫也能治療失眠等相關睡眠障礙症狀,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桃園八德廣仁堂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症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失眠狀況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睡眠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桃園八德廣仁堂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尋求專業失眠睡不著的專業諮詢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改善效果。
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門診表提供給大家參考,如果需要也可以加他們的LINE詢問更多詳細內容
桃園八德廣仁堂中醫診所
地址:桃園縣八德市和平路11號
預約電話:(03)361-7566
DEFE115WD51WD桃園廣仁堂中醫診所 |
今天3月2號,在家裡隔離了一個月後,小務虛開始去公司上班,我發現一切都變了。 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但這並不是關鍵,關鍵是我看世界的方式都變了。 出門前,妻子說,要注意防護,為了你自己,也為了這個家。 等車時,我在挑人不太多人的公交車,上車後,我不再敢坐到公交的後半部了,因為我感覺所有人的呼吸氣體都會跑到車的後面,我甚至覺得最好還是不要扶扶手了,因為所有人都在摸這些地方。 我發現所有公交車的車窗都全部打開了,風吹進來的感覺讓我覺得很放心,我相信車箱裡的其他人也一定是這麼想的。 到了公司樓下,等電梯時,覺得不放心,走樓梯吧,反正8樓而已(走路更健康)。 到了公司,第一時間把桌面全面清理了一遍,還用自帶的消毒水全部消毒了一下,然後才敢坐下來。 中午也不叫外賣,不出去吃了,因為這個過程有太多不確定性。下班回家時,不小心進了電梯,一個小空間有7-8個人,頓時屏住了呼吸,感覺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快點到達1樓。 這就是人,當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病毒的陰影后,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變了。 這就是小務虛上一篇文章所講到的,恐懼情緒是人類最主要的情緒,它甚至塑造著我們人類的所有想法與行為。 如上的所有這些,就是這次病毒事件發生後,新出現的想法及行為,它的首要目的,是更好的保護自己。可能有些讀者會說:「會不會誇張了些?會不會是過度恐懼了?」。 事實上,小務虛出門時,也正因為這事與妻子吵了一架,我說我不帶飯了,到樓下的都成快餐吃就行了,我覺得都成的衛生還是可以的,妻子說不行,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去外面吃,你不為自己,也要為了這個家。 然後小務虛反駁說,你這也太敏感了吧,廣州已經多少天0新增了,沒必要這麼恐懼。然後妻子回了句你才恐懼呢,這不是恐懼不恐懼的問題,這是安全的問題。 接著就開始帶著情緒爭吵起來了,最後,小務虛還是乖乖的帶上中午的午餐,因為我在後半段覺察到了,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恐懼情緒在主導著我們了。 為什麼人體有放大恐懼的傾向? 小務虛所在的廣州,可以說是非常安全的,但為什麼我們的改變還是如此的大? 由於人體的基本功能是在動物叢林中進化完成的,而動物叢林隨時都是生死存亡的搏鬥與逃亡,所有動物在叢林中的生存法則就是吞食其他生命或者被其他生命吞食,這樣的特徵,使得所有的動物的一個最基本的情緒特徵是恐懼,不但如此,那些因過度恐懼而在所有事情上,所有時刻都保護小心謹慎的基因,反而有更高些的機率存活下來。 生命對於每一個基因,都只有一次機會,即使100次不確定性裡面只有一次是真正的威脅,那麼這一次就可以讓這個基因斷絕。 因此,即使在廣州已經有十幾天0新增了,是相當安全的了,但我們在內心深處,還是會把每一個不確定性的接觸假設為是可能性之一。 這就是我們的人性,一旦一個可能威脅到生命的恐懼被植入我們的內心,我們會把每一個與該恐懼相關的任何外界接觸都假設為可能性之一,畢竟,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每一基因來說,只要犯一個致命的錯誤,基因就滅絕了,因此,我們會把所有的情況都假設為可能的危險,只有如此,我們才可能躲得過幾百幾千次裡面的那一次致命的危險。 這就是人體必須放大恐懼傾向的原因了,特別是面對那些可能危害生命的事情,會被無限放大,能多大就多大,這樣說似乎有些誇張,但這卻是保命的本性之一。 因此,恐懼是人性裡面七情六慾之首。 在這次病毒事件中,小務虛並沒有親身經歷,周邊也沒有朋友感染到,所有的信息都只是在網上得到,剛聽到消息的前幾天,並不把它當回事,而當看著感染人數不斷上升後,才慢慢意識到要重視,而真正引起重視並且也開始恐懼的時候,是出門看到了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 當我們真正感受到一個事情可能真正威脅到生命的時候,特別是那些親身經歷過的,這個事情所引發的恐懼情緒,將會被無限放大,原因上面已經提到,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 因此,恐懼事件的放大,會以以下幾種特徵持續發酵: 由於我們大腦的用智方式都是通過類比的形式來完成對任何外界信息的判斷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經歷,都有可能被存儲到我們管記憶的海馬回裡面。 成功存儲到海馬回的經驗會在後續所有相關場景中被調用出來作為參照物,以輔助我們判斷眼前的每一個信息。 比如如下這張圖,中間這個形狀,它被讀成什麼,完全得依靠它的參照物,我們把這種參照物叫作背景模型。 當讀出是13時,它的參照物是數字背景模型。 當讀出是B時,它的參照物是字母背景模型。 當你海馬回裡面沒有相關背景模型時,它就是個黑色圖形【即使你讀出了黑色圖形,它本質上也調用了後天模型】。 這就是我們的大腦用智方式,背景模型決定我們會把眼前的事解讀成什麼。 由於人每天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因此,大量的信息是臨時的,是不會存儲到海馬回的,只有少數的,引起我們注意的,我們多次去記憶的並且經常去調用的,才會成功存儲到我們的海馬回,形成我們的背景模型。 特別是那些記人記憶猶新的,引發人極大情緒反應的恐懼事件,會被深刻的存儲到海馬回裡面。 因為這類事件會引起你的強烈情感反應,使得你在日常生活裡面不斷回憶起來,不斷的用它作用背景模型來判斷眼前所有相關的一切。 因此,我們把這種引起大腦強烈恐懼情緒反應的背景模型,在後續生活中,不斷被調動出來作用背景模型的模型,稱為強背景模型。 強背景模型,甚至極有可能成為我們生活裡面被頻繁調用出來判斷一切的依據。 比如這次病毒事件,小務虛在聽到病毒消息的前幾天,並不把它當回事,因此,它也沒有成功的進入我的海馬回,更別說成為我的背景模型。 但是當我不斷的聽到親朋好友都在談論這事時,不斷的在網上看到翻天覆地的相關消息時,某一天出門後,親眼目睹發現所有人都戴上口罩時,我的恐懼感開始在不斷的上升,特別是看著感染人數在飆升時,這個病毒開始成為我的背景模型。 然後事態就在持續發酵,網上不斷的披露各種病毒的相關信息,比如可能的感染途徑,病毒的傳播方式,潛伏期,病毒感染特徵,然後就是各種攻略。 這樣被各種信息不斷轟炸完後,這個病毒徹底成為我的強背景模型。 於是就出現開頭的那一系列人生新的世界,強背景模型會最劇烈的最大範圍的塑造人的行為,甚至會使一個人像變成一個新的人似的。 強背景模型 請注意,小務虛還只是個旁觀者,並不是事件的親身經歷者,此次病毒事件中所有親身經歷者,他們的身心及大腦,都極有可能被改變。 因為,情緒是最強烈的改變大腦的工具,特別是恐懼情緒。 此實驗來自洪蘭教授,數據顯示在經歷大災難後的倖存者的大腦上,其所有情緒相關的部位,如杏仁核及前額葉相關情緒區,全部過度活化。同時大腦調節情緒的神經元連結的通路則全部減弱。 一方面是大腦中情緒區域全部變得極敏感,情緒極易波動,另一方面是原先大腦裡面的情緒調節通路,也就是情緒調節的相關神經元,則出現減弱現象。 正常情況下,我們大腦面對任何一個外界不明的刺激,都會產生恐懼情緒,這個情緒產生後,我們的管理情緒的總裁腦會從海馬回中調取經驗來化解這個情緒。 但是對於一個經歷生死事件的親歷者,他們大腦中的情緒中心不但比常人更容易活化,而且他們大腦中處理調節情緒的通路全部也變弱了,一方面是過度反應的情緒,一方面卻無法正常的轉化掉,因此親歷者容易出現災後的焦慮甚至抑鬱癥。 比如這次病毒事件的親歷者,或者有家人感染的,他們經歷或者目睹了這一切,這個極度恐懼的情緒反應會成為強背景模型,時刻刺激他們,而他們的情緒調節通路此時也變得不正常,因此,會出現可怕的災後焦慮或者抑鬱癥。 當一個病毒成為一個人心中的強背景模型,那麼所有外在的創傷,外在的損失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的心理,我們因此會有揮之不去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是最可怕的。 請不要小看強背景模型的威力,甚至更不要為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非親歷者)而慶幸,強背景模型對每個人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像,特別是與恐懼相關的模型。 只要一個恐懼模型被植入到海馬回裡面成為強背景模型,它就極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終身模型,甚至還會演化,什麼意思? 比如這次病毒事件的親歷者,從死亡邊線被拉了回來,或者看著親友經歷這樣的事,這種極度的恐懼模型,會成為一個強背景模型,它會在我們的生活裡面成為所有事件的背景,或者叫參考物,當我們再次在後續的生活裡面碰到任何另外一些潛在威脅時,即使這些後續潛在威脅的危險程度完全不足一談,但它會激發我們想起前面那個大的恐懼,因此,在後續的所有事件中,即使是無關危險的事件,而它只是讓我們想起了那個時候的記憶,那麼我們同樣會被原先的恐懼所淹沒。 因此,文章開始小務虛所做的那一切,表面上是當下那個病毒主導著一切,而實際上,是那個病毒引發了我內心深處某些更強的背景恐懼,也就是說,在我生命的早期,可能真正親身經歷過某些大的讓人極度恐懼的事件,事件的具體可能忘記了,但是那個情緒卻是一直存儲在記憶中的,它會不斷的在後續被調動出來。 這就是以恐懼為代表的強背景模型的威力。 我們很多人,成年後,情緒特別不穩定,特別容易波動,容易焦慮或者得抑鬱癥,我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們在成年後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事件,那麼就極有可能是兒童期。 這是極普遍的現象,因為大多數家庭都存在家庭暴力(身體上或者語言上),特別是對兒童。 人的本性原來就有放大恐懼的傾向,特別是兒童,本身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再加上家庭暴力,很多人兒童期所經歷的巨大創傷,會形成恐懼的強背景模型,它是不會消失的,因為它在我們一生中,不斷的被作用背景模型調動出來,而且它不一定是調動那個具體的場景,而只是調動那個恐懼感,因此,即使在成年後,我們的身體依舊會自動去匹配那個恐懼,但我們在顯意識層面,並不知道為什麼。 這就是恐懼強背景模型的最大麻煩之處,它一旦植入我們的內心,我們很難消除它,它甚至會隨著時間演化,具體場景可能消失,而傳承的是那個恐懼感,這個恐懼感,會在後續所有恐懼場景或者非恐懼場景中,被調動出來作用背景模型,引發我們不明的恐懼。 恐懼一旦形成,它的影響力是一生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一秒你可能還好好的,而下一秒你就爆發了,很多時候,我們爆發的不是當下真正的情緒,僅僅可能是當下的小事引發深植內心深處的恐懼而已。 恐懼在人生中重演 我們上一篇也講了承傳與演化,只是從萬物的角度進行解讀,這次把尺度放小,我們來考察下,恐懼在人的一生中的傳承。 我們在前面的分析可以清晰的得出,一個讓人極度恐懼的事件所引發的恐懼情緒,這個恐懼越大,它越會作為後續事件的背景恐懼模型,也就是說,它已經演化了,它甚至不需要後續事件與原先事件具有相關性了,只要後續事件引發恐懼,即會觸發那個歷史上存儲在我們大腦裡面的最大的恐懼情緒。 因此,很多時候,很多當下的事件,它所真正引發的,不是眼前事件的恐懼,而是把我們心中那個銘刻於心的情緒給激發了出來,而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顯意識層面,還以為一切都是因為當下。 我們必須非常清楚,演化在叢林時代需要恐懼,並且需要放大恐懼,需要把最大的恐懼深刻的傳承下去,這是叢林時代能生存下來的需求。 因此,很多時候,當你當下在生氣時,可以停下來,想想真正觸發你如此生氣的背景情緒是什麼,或者可以化解你每個當下的情緒。 人是群居動物,群體也是我們活下來的關鍵,我們在前面已經多次強調人體是最複雜,依存的條件量最多,因此也是最脆弱,恐懼密度最多的物種。 恐懼塑造所有的行為,本質上就是為了確保機體安全,比如小務虛在文章開頭的那些新的行為,我們在內心假設每一個接觸源都可能存在一個致命的病毒,因此,這樣一個內心的病毒,為我們塑造無數的行為。 它是必要的,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特別是在叢林時代,沒有任何醫療,任何一點受傷都有可能意味著死亡,任何一個條件斷裂,都有可能導致死亡。 因此,我們需要無數的條件來確保機體安全,而這些無數的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斷裂,就有可能導致機體出問題,因此,有多少個條件就意味我們有多少個恐懼。 這就是為什麼,人體是最複雜,依存的條件量最多,因此也是最脆弱,恐懼密度最多的物種。 因此,我們不僅需要自己去習得恐懼經驗,我們更需要從夥伴身上習得恐懼經驗。 因為自己去習得還意味著風險,只是會比較深刻,而從夥伴身上習得,就好象免費的午餐,安全又可靠,別人用生命危險換來的恐懼經驗,當然是值得學習的。 因此,我們大腦出現一類鏡像神經元,它會像鏡子一樣,會自動拷貝我們夥伴的一言一動,夥伴的任何外部表情,這些鏡像神經元會忠實的把它拷貝下來,以備讓我們顯意識調用。 比如當一個人傷心或者恐懼是時,他的大腦某些部位會活化,而看的人,這些對應部分中的鏡像神經元也會活化,於是我們能感受到夥伴的傷心或者恐懼情緒,這就是情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原理。 越與我們有關的人,越被我們介意的人,情緒的傳播越顯著。 恐懼對孩子的影響 於是就出現恐懼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現象,特別是在親朋好友之間,它首先也是我們生存的需要與必要。 但正如恐懼在單個人體內不斷被傳承與放大一樣,恐懼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因此來出來種種負面的影響。 比如在家庭裡面對孩子的影響,叢林時代,孩子的成長確實需要從父輩這裡習得各種經驗,特別是父輩在叢林中生活的恐懼經驗,它可以使得我們在小的時候不用去親自經歷也可以習得有效的生存經驗。 我們不斷的強調,我們必須承認恐懼的合理性,但我們同時也不斷在強調,我們今天已經不生活在叢林時代,我們的時代已經完全進化到了現代文明叢林,這個時代需要調動理性邏輯,但是情緒卻是橫架在它之上的。 更為麻煩之處,我們天生有放大情緒的傾向,這更不匹配當今的時代。 而更為麻煩的是,當人生中遭遇一些大的創傷時,這類創傷引發的恐懼往往會被放得無限大。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類巨大的情緒,人不僅僅在自己的生命中不斷重演,而且還會傳承給後代。 每一個孩子,他天生是沒有恐懼的,他天生是自由的,然後他會慢慢被各種各樣的恐懼捆綁,會慢慢的從天馬行空變得中規中矩。 人的每一個神經元細胞,正常情況下,會發出7000個左右的連結,如下左圖,但是一個被綁手綁腳的人,他的神經元會變得如右圖所示。 如下這圖,左邊是正常人的大腦神經元細胞的活化情況,整個大腦都是活化的,右邊是憂鬱癥病人的大腦,只有正常人的大腦的1/4活化。 叢林時代,農業時代,很少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很少會出現憂鬱癥,而今天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即使在叢林時代,我們需要恐懼,甚至有放大的傾向,但由於我們依存的條件量有限,因此完全不會對機體健康產生影響。 因為這個機制原來就是為動物叢林而生的,它是為少信息量而生的。 但是今天完全不同,我們今天的信息量是叢林時代的無數倍,每一個你接觸到的信息本質上你都必須依存,否則你會坐立不安,今天這種無數的依存量,它原本是為了我們生存的,但它在新時代下,更多的卻變成一隻只無形的無數的抓手。 因此,今天每一個人的大腦或多或少都會像上面右邊的圖一樣,或多或少存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特別是,當一個父母本身有遭遇過大的創傷時,他會不自覺的把這些大的恐懼傳遞給他的後代,很多家庭暴力就是這個原因,身體上的,或者語言上的,它實際上就是某些大的恐懼在一代又一代之間不斷的輪迴。 演化偏向於悲觀的基因,它使得我們小心謹慎起來,比如小務虛開頭所說的那些行為,它是一個病毒的恐懼塑造的行為,因此,它首先是合理的。 它的不合理在於,它是為動物叢林時代而生的,它有放大及傳承恐懼的傾向,這個本性在我們今天的文明時代把每個人的恐懼量推向了最頂端,這是當下每個人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因此,當你心中有一個讓人極致恐懼的病毒時,它的影響將會是深刻的,全面的。 而覺察到恐懼的這些特徵,是中止這一過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人的本性里,我們就有放大恐懼,傳承恐懼的本性 越大的恐懼,會越被放大,越被傳承 因此,我們每一個當下的情緒,可能來自以往悲痛欲絕的經歷,可能來自家庭,可能來自父母甚至祖先,恐懼不會消失,他會一直傳承下去。 因此,生命中每一個重大的創傷都是值得被重視的,它不僅會影響我們自己的身心,還會影響我們身邊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後代 本文的原理篇: 小務虛專注思維模型研究,模型決定實在,唯求深刻,歡迎交流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azGEJJx.html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台北內湖長期頭暈中醫推薦台北永和失眠治療中醫推薦台北中和失眠治療中醫推薦ptt
中壢眩暈中醫推薦 台北中和睡眠障礙睡不著中醫推薦 疾病百科 焦慮症症狀及治療台北內湖眩暈中醫推薦 桃園八德恐慌治療中醫推薦 如何擺脫焦慮症的糾纏台北永和失眠中醫推薦 台北自律神經失調焦慮有名中醫 手機焦慮症是什麼台北永和恐慌焦慮中醫門診 新竹失眠中醫推薦 如何克服社交場合的焦慮台北板橋青春痘治療中醫推薦 台北內湖喉嚨卡卡治療中醫門診 預防更年期焦慮症幾種方法
留言列表